防範高齡剝削 擬設通報機制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預估二0二五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為了保護高齡消費者,金管會研擬建立通報機制、加強消費者和商品適合度評估等,預計最快明年第一季完成自律規範或納入法規。

為避免高齡者遭剝削或詐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指示銀行局、保險局及證期局規劃強化高齡金融消費者保護措施,預期最快明年第一季完成,目前銀行局研議方向包含建立通報機制、加強消費者和商品適合度規劃等措施。

金管會銀行局官員表示,目前內部正研議建立緊急聯絡人通報機制,若銀行行員碰到客戶和過往舉止不同、有異常情形,例如突然頻繁換摺等,是否要通知家人,攔阻高齡者遭詐騙可能性,不過官員也坦言,機制設計必須小心,才能兼顧保護客戶目的並避免引起客戶困擾。

其次,消費者隨年齡漸長,可承受的風險屬性不同,但實務上銀行理專可能有不當行銷行為,推介高齡者不適合其風險屬性的商品,比如流動性較差、天期較長的金融商品;因此金管會認為應該加強KYC和KYP相關規定。

金管會後續將請銀行公會針對高齡者特性訂定自律規範,例如高齡者在哪些面向承擔的風險較高或有較大的弱點,推介商品應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