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打造板橋府中美學示範基地,新北市府養工處進行「文化路、北門街、西門街人行時空廊道改造工程」,市長侯友宜廿四上午前往視察,期盼在農曆春節前順利完工,讓市民感受古城區與都會區並存的魅力。他並指示市府團隊,持續建設人本友善的交通環境。
侯友宜表示,市府推動板橋府中雙城計畫,其中打造串聯都會區及古城區的時空廊道正是計畫中重要一環,包括陸橋拆除、人行步道優化(通學廊道)、空間綠美化、移置變電箱及身心障礙者使用空間改善;感謝養工處同仁、板橋區公所及台電的配合,讓城市更宜居。
工務局長詹榮鋒簡報表示,板橋府中地區曾是新北市發展最繁華的核心地區及文教中心,市府去年七月拆除小東門陸橋後,改善周邊通行環境,作為「板橋府中美學示範基地」的一環,以串聯新板橋車站特定區的都會區。

養工處長馮兆麟指出,原北門街人行道設施極為老舊,且有路樹、變電箱、電線桿等阻擋行人通行,經與相關單位協調後,規劃將道路附屬設施全數遷移至設施帶,並於設施帶中間劃設停車空間,除暢通人行動線外更確保行人安全。
另板橋文化路原路段人行道雖寬敞,但路樹及設施無統一規劃,行人及自行車動線不明確,且周邊有板橋高中與板橋國小,藉由這次改善工程將路樹及設施分別往兩側遷移,預計可劃分出二米的人車共道及人行空間,整體工程預計明年一月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