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公園生態化 北市擬定每年3座公園進程

木柵公園生態池。(北市公園處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北市府工務局公園處一日表示,將自今年起以每年三座公園的進程,推動公園生態化分區管理,期望至一一三年能完成十二座生態化示範公園的分區管理。

公園處指出,配合北市府生態永續政策,自一0六年起擬定公園生態化相關執行計畫,逐年檢討改善公園設施以提供更友善生態的環境,包括增加綠覆蓋率、減少非必要的水泥鋪面、維護水資源環境等,第一年以大安森林公園、木柵公園、榮星花園公園等三座螢火蟲復育公園為推動標的,目前均已完成解說告示牌、圍籬等現場設置,並要求民眾共同配合分區管理規定,一起守護環境。

公園處表示,人類活動常是造成自然生態環境干擾最主要的來源,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發現城市更需要有生態保育的概念與做法,必須先保護與我們共棲共存的其他生物,才能保障我們生活環境的永續性。

大安森林公園螢火蟲區。(北市公園處提供)

公園處指出,公園生態化分區管理是參考國家公園法及其他生態保育區的分區管理方式,依環境特性、生物資源特性及民眾使用特性等來規劃分區(生態維護區、緩衝區、一般使用區),以植栽綠籬或木樁圍籬等方式規劃分區界線,並於適當位置設置告示牌與環境教育解說牌,引導民眾配合相關場地使用規定。

青年公園管理所表示,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需要取得平衡點,爭取普遍的認同與共識。除了公園處持續改善公園環境的生態友善性外,民間力量的支援投入才是成功的關鍵,藉由NGO的投入,協助招募在地志工,提升社區的認同感,更樂見在地居民願意共同投入參與公園管理,使公園的管理得以因為在地力量的注入而永續。

榮星花園公園生態池。(北市公園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