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國寶巧克力 淪詐騙工具

台男韓先生感念立陶宛贈疫苗,上網買立陶宛國寶巧克力卻遭詐。 (記者周閩生翻攝)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一位台灣民眾韓先生日前瀏覽臉書時,發現一則粉絲專頁販售「立陶宛原裝進口國寶級巧克力」,他想起立陶宛曾捐贈台灣大量疫苗,為響應「報恩」進而點擊頁面瞭解詳情且下訂。不料,他前往超商取貨並付一千二百八十元,卻發現包裹裡竟是大陸雜牌巧克力,這才驚覺原來遭假廣告詐騙。

刑事局表示,近年民眾透過臉書、LINE、IG進行購物比率越來越高,只要手機點擊,想要的商品就會送到家,詐騙集團看準此種便捷快速的網路消費利基,於社群軟體購買廣告版面,並截取正版廠商圖片或新聞報導圖片,以低於市場行情之價格促銷,吸引民眾目光。民眾透過瀏覽廣告,連結至購物網頁,內容強調貨到付款取信民眾,並假冒台灣各大公司或商城名義誘騙消費者購買,再利用貨運業者、各大超商所提供貨到付款的附加服務寄送商品。消費者收貨付款後卻發現商品與廣告不符或有明顯瑕疵,品質低劣,要求退貨時卻遭到封鎖求助無門。

觀察歹徒所使用的「一頁式廣告」,常具有六大特徵,分別為售價明顯低於市場行情;常以限時或倒數方式吸引民眾;號稱免運費、七天鑑賞期、可拆箱驗貨、不滿意包退,底下留言都是正評,沒有負評;無公司地址或客服電話,僅提供LINE或messenger聯繫;網址異常冗長,且多用貨到付款,少數為信用卡刷卡(信用卡刷卡頁面多為歹徒虛設,恐有遭盜刷風險);網頁常出現簡體字或大陸用語,如直郵、郵費等。

刑事局指出,如發現貨到付款商品不符時,儘速向超商或負責運送宅配業者反映,同時可撥打配送單上寄件人電話辦理退貨;若配送單無寄件人,先詢問送貨的宅配業者,告知要辦理退貨,請宅配業者給予上一手寄件人的電話跟E-mail,再行辦理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