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兩棲爬蟲館內參觀時,常聽到遊客站在展示缸前抱怨:「裡面根本沒有動物嘛!」其實這些動物可能就在你的眼前,只是都身懷高超偽裝技巧,將自己完美隱身。
很多人到了兩棲爬蟲動物館,容易發生看不到、找不著動物的情況,多半會誤以為展示箱是空的,其實是有些物種擁有高超偽裝能力,把自己與生活環境融為一體所造成的「假象」。
動物園說,像「亞馬遜葉蛙」生活在較高的樹叢,為夜行性動物,綠色的背部上有斑紋、腹部為鮮豔的橘黃色、後腿邊緣有一塊向內凹的「破損」,白天休息時會趴在葉面或葉背上很容易融為一體,看似有瑕疵的自身形狀,卻能恰如其分、模仿真實被蟲蛀的葉片外型。
「巨人猴樹蛙」也是在夜間活動的蛙類,動物園表示,多出現在森林的溪流旁,移動方式與一般印象中會跳躍的青蛙不同,主要是以爬行的方式在樹幹上移動,因為爬行時的動作看起來很像猴子而得名「猴樹蛙」,憑著青綠色的外表,絲毫不躲藏直接趴在樹枝上,可以完美偽裝成一片葉子,能毫無違和隱身於葉片間。

除了長得像樹葉的蛙類,還有一種外表特殊的蛙類──「苔蘚蛙」,身上布滿青色、綠色與咖啡色的突起物,凹凸不平的皮膚就像長在石頭上的苔蘚般,牠們的主要多分布在越南境內,棲息在熱帶或亞熱帶潮濕的森林、溪流或岩石區域,常有苔蘚的生成,「苔蘚蛙」會攀附在岩石、木頭上,與棲息環境融為一體。
蛙類各種偽裝技巧都是為了保護自身不被掠食者發現,動物園強調,也因為隱藏得太好,有時連照顧蛙蛙的保育員也找不到這些高手們,而這些蛙蛙們就正大光明趴在眼前呼呼大睡。目前「亞馬遜葉蛙」與「巨人猴樹蛙」住在不對外公開的蛙房,擔負著保育繁殖大任,而「苔蘚蛙」已經在兩棲爬蟲動物館公開展示,歡迎大家前往訓練一下自己的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