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有關外界誤指台中捷運藍線台中港站的規劃圖利特定人士、業者一事,台中市府交通局表示,台中港站位調整是考量用地取得可行性及服務範圍的優化,因可行性研究規劃位於台中港特定區內,因此與台中港務公司溝通協調後,將站位調整至臨港路上,可有效擴大服務範圍,並兼顧東側梧棲市區都市計畫區發展及居民的旅運需求,且捷運運量最主要仍為每日通勤通學旅客,因此綜合規劃階段將站位遷移至臨港路,明顯可有效擴大服務範圍及效益,絕無所謂圖利特定人士。
交通局指出,捷運建設有關路線、站位、站體及出入口等相關設施規劃方案,皆需同時考量用地取得、工程技術、建置經費、周邊都市未來發展、後續維運管理、環境影響等因素,並辦理公聽會聽取民眾意見,綜整專業考量與地方民意,最後以可服務最多市民為優先考量因素,並加以優化調整。
交通局表示,為方便民眾搭乘捷運,市府規劃捷運藍線時,於道路兩側皆設置出入口為原則,並以使用公有土地、公共設施用地為優先考量,次選用低度利用、尚未開發土地,市府將以侵害地主權益最低為原則衡量出入口用地位置,且捷運所需用地尚需經過都市計畫變更,調整使用分區為捷運系統用地或捷運開發區後,再辦理用地取得作業,因此絕無為特定人士設置站位情形。至於沙鹿段路線優化,是基於原可行性計畫需要地下穿越民宅七十棟,導致用地風險高、反覆高架及地下的變化對都市景觀造成衝擊、短距離四個轉彎影響營運效率等因素,於綜合規劃重新評估後,將捷運路線截彎取直,以高架型式直行台灣大道,擴大沙鹿服務人口數,並減少建設風險、節省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