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歷時三年多的努力,自來水公司第十區管理處終於完成池上鄉降低水質硬度的送水工程,十二日在池上淨水場舉行「池上系統萬朝送水管工程」通水典禮,池上五十餘年來自來水出現白色顆粒碳酸鈣的問題終於解決,鄉民欣喜萬分。
第十區管理處指出,池上鄉自來水場創始於民國五十一年,因深水井地下水富含礦物質,煮開水會出現白色顆粒的碳酸鈣,造成口感不佳,且家用熱水器及飲水機也常因碳酸鈣結晶造成損壞,因此鄉民常常到山上載泉水或購水飲用。
為解決池上自來水管線老舊嚴重漏水及水質硬化達三百度的問題,在前後歷經三任處長、池上營運所努力、及立委劉櫂豪等多方協助下,第十區管理處斥資數億元經費,完成全鄉三千多戶自來水管線更新工程及更改水源,降低水質硬度至一七0度左右的送水工程。
送水工程是從台東農田水利會所有的萬朝深井至池上淨水場,埋設送水幹管四點六公里及安裝相關機電設備,該工程已於今年十月十五日正式完工營運,讓池上鄉民及遊客可飲用到更優質的自來水。
通水典禮邀請有功人員與會,喇密特阿美族舞團盛裝舞蹈迎賓及讚頌送水工程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