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一般來說,除非是有藝術家在場的行為藝術,不然你大概很少能在任何藝術展覽看到還包含著活物的展品。但在這個展覽裡,你將能親眼看見所有展品們都包含著豐富的生命,只不過這些生命都是真菌(和細菌)而已。

在 The Rhubarb Festival 中展出的「木樁」
藝術節 The Rhubarb Festival 從 1979 年開辦以來一直是藝術實驗的搖籃,鼓勵探索藝術創作和表演的新可能性。今年藝術節的總監 Clayton Lee 攜手身兼設計師和建築師的 Andrea Shin Ling,在世界上最大而且歷史最悠久的酷兒大眾劇場(queer theatre)——Buddies in Bad Times Theatre 帶來這項別具特色的計畫《無限腐爛的演算,第一章》(Calculus of an infinite rot, part 1)。


「衰敗和再生是相對相生的過程」
從自然倒下的楓樹跟雲杉木中收集34個樹樁,每一個都打磨成不同的光滑程度,接著植入真菌或細菌後放在劇場內培植一個月,作為 Andrea Shin Ling 更大計畫底下的其中一個創作。但 The Rhubarb Festival 也要求其他參展的藝術家在藝術節期間跟這些木樁進行了各種互動,在劇院裡表達他們如何在疫情兩年後,重新對於表演藝術完成「在場」的實踐。
《無限腐爛的演算,第一章》反映了伊朗哲學家 Reza Negarestani 的立場,腐爛不是生命或完整性的缺失,而是生與死狀態變化之間的協商。Andrea Shin Ling 說:「衰敗和再生是相對相生的過程,其中一個系統的能量會用來組建另一個系統。透過腐爛,人類、樹木、昆蟲和微生物之間的差異變得模糊,在一個滲著水、髒臭又混亂的過程中,那些曾是我們的一部份變成了它們的一部份,反之亦然。」




在 The Rhubarb Festival 期間,微生物讓這些樹樁以微妙及無形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利用劇院的生態系統對自身進行改造,這些物品繼續經過腐爛和再生的階段,遠遠超出了藝術節本身所設下的日期與時間限制,如 Andrea Shin Ling 所說的,在腐敗造成的混亂中環環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