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台灣類清零 仍不可鬆懈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國內疫情雖趨緩,但仍陸續有零星個案。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6日表示,台灣已「類清零」,下一步解封須觀察十七日後疫情,他並坦言,若檢疫縮短到五天,推估有二十%染疫者可能進入社區的風險,確實可能出現大量本土或境外輕症患者。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國內尚在監測期、COVID-19感染源待釐清傳播鏈維持三條,分別為基隆染疫女,定序尚未出來,及雙北家族親友群聚,還有桃園米迪幼兒園群聚。雖然偶爾會出現本土零確診,但持續出現零星個案。

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目前台灣境內的零星個案,不在考慮造成疫情升溫的範圍內,這幾天台灣疫情有點「類清零」傾向,但仍然不可因此鬆懈。

他指出,由於自三月七日入境檢疫天數縮短至十天,且檢疫場所改為居家為主,預估三月十七日後,是觀察新制上路後,是否對於境內疫情造成影響重要關鍵期,如果疫情可以穩定控制,才會考量後續解禁。

目前台灣正朝經濟防疫模式前進,日前指揮中心透露入境檢疫期將朝向七五三規劃,也就是循序漸進將檢疫天數縮短至七天、五天、三天,最後則是全免檢疫,紐西蘭已宣布入境免隔離,台灣入境解禁規劃何時上路備受關注。

陳時中回應,邊境管制放鬆,本土疫情勢必升溫,台灣打開國門規劃,秉持「不落後太多,在逆境中做好」原則,須將本土疫情控制在可承受範圍。

然而,若檢疫縮短到五天,推估二十%染疫者可能進入社區風險,陳時中則坦言,確實可能出現大量本土或境外輕症患者,但尚無規劃改為居家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