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火鶴花轉型為在地化 連結內需市場

農試所育成的「台農七號新貴粉」火鶴花。(農試所提供)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農試所表示,歷經三十年自國外進口火鶴花品種、種苗在台灣種植生產的代工型態之後,台灣的火鶴花產業已轉型從品種到行銷全部在地化的自主性花卉產業,正式在台灣落地生根。農試所並辦理國內育成之火鶴花品種展示,希望連結國產品種與消費市場,建立占有率。

農試所指出,火鶴花是台灣前三大外銷花卉,每年平均外銷八百萬至九百萬枝,主要輸往日本市場,占日本進口火鶴花九成以上。然而,長期以來種苗都自國外進口,這些溫帶地區選育的品種在台灣有開花品質不穩定問題;農政單位開發自有品種,降低對國外品種的依賴,新品種逐漸進入商業生產規模,並成功打入日本市場。

農試所表示,為讓國人認識這些花卉,透過火鶴花協會共同辦理國產品種火鶴花展,透過花藝包裝設計熱絡國內花卉市場,以品種作為外銷的穩定靠山。

這次的展示的品種包括農試所育成的「台農七號新貴粉」、高雄農改場「高雄三號紅鈴」等四個切花品種,與「台農九號小仙子」盆花品種外,還有「粉月」等五個民間育成的品種,透過花藝老師的佈置,展現火鶴花不一樣的居家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