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為提升便民措施,縣長林姿妙三十一日宣布每戶縣民發放一個廚餘桶,發放的家用廚餘桶內桶,具有瀝水功能,請民眾先將廚餘瀝完水後,再排出倒入清潔隊垃圾車後方廚餘桶,清潔隊回收的廚餘送至宜蘭縣有機廢棄物處理廠後,可製成有機培養土,以達循環經濟之功效。
環保局長黃政釧表示,該局已購置十七萬八千桶家用廚餘桶,已陸續送達各鄉鎮市公所指定地點,預計四月底前由清潔隊及村里鄰長協助將家用廚餘桶發送至縣內每一戶縣民手中。

環保局表示,過去縣內因再利用管道區別為熟廚餘養豬、生廚餘堆肥,並在垃圾車後方設置可投入熟廚餘的藍色廚餘桶及可投入生廚餘的黃色廚餘桶,宣導民眾需分類排出,造成民眾倒廚餘時的不便。宜蘭縣有機廢棄物處理廠自去年九月起試營運至今,可同時處理熟廚餘及生廚餘,故民眾排出生、熟廚餘可先投入此次發放的廚餘桶內,再一起倒入垃圾車後方的廚餘桶,以提高縣民排出廚餘意願。
林姿妙說,藉由此次發放的廚餘桶排出廚餘,交給清潔隊轉運至宜蘭縣有機廢棄物處理廠製成沃土黑金,可以種菜又可種花,民眾僅需以資源回收物即可兌換,一舉數得達到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