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台灣對美軍購首架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指出,MQ─9是高高空、長時間滯空無人機,價格昂貴但值得,但光靠軍購四架MQ─9並不夠,台灣必須自行研發國產無人機,且數量、速度、預算必須快速提升。
烏克蘭軍用、民用改裝無人機抗俄屢建戰功,被視為不對稱關鍵戰力之一,相關戰術戰法、硬體建置乃至指管維持,台灣軍方及學界均借鏡研析,盼有效反制中共威脅。
羅正方提到,多國軍購MQ─9系列,台灣光靠軍購四架MQ─9B並不夠,因為這是一場軍民通用的科技戰爭,必須整併進台灣供應鏈、科研體系以帶動整體國家實力。
國防部官員表示,美國早在一九三0年代即開始研製無人機,台灣直到一九九0年左右才啟動研製,但啟動迄今從小型、中型到大型,從偵察到攻擊,已發展出完整的圖譜。
國防官員強調,若台灣本身科研能力未達一定水準,美方根本不可能軍售台灣四架MQ─9B無人機,這就是證明台灣具備一定能力的最好例證」。另有軍方官員以「國造」與「美製」無人機優缺點進行分析指出,美製無人機已生產上千架,最大優勢是系統可靠度、穩定性高,且零組件供應鏈完整;但缺點是未來掛載武器、升級維修或設定特殊飛行路線等恐受制美方,且美方可能擔憂遭台灣破解並進行逆向工程,要求維修事宜都須由美方進行。
國造無人機雖然可靠度及累計飛行時數不及美國,但未來要變更構型、掛載武器或莢艙、支援演習、設定飛行路線甚至變更系統都能自理,不必受制他人,更重要的是,價格僅約美方的五分之一。
國防部官員指出,目前台灣研製的長時滯空無人機具備衛星導控功能,但衛星鏈路頻寬仍待加強。這次軍購MQ─9B有美國軍用衛星支援,但美方會開放到什麼程度不得而知,頻寬多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