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距今快四百年的基隆市和一路二巷的龍目井,為市定歷史建築,但長期缺乏維管,環境髒亂,市府向中央爭取經費,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二點0」,沿路環境盤點整理,營造亮點,打造大航海文化路徑,成為和平島文化觀光新秘境。

基隆市長林右昌去年曾現勘和平島龍目井,該井為早期西班牙人統治時期開鑿的古井。早年和平島上的井水因與海水相混合,都有海水鹹味,唯有這口井水清澈、味甘甜美,居民用為飲用水、灌溉用水,甚至於和平島海產街有不少店家也會抽此井水養魚,因此,井內私設抽水馬達,外接水管。阿拉寶灣部落的阿美族移居到和一路二巷後,因土地權屬,房子無法申請水電,民生都靠此井水。後財政部國有署公告「龍目井」為歷史建築,不能私自占用或私設設施,否則依刑法論處,居民無法正式申辦水權,後來才拆掉抽水馬達。

吳姓市民日前PO文,指井邊堆置垃圾、廢棄沙發及電腦椅等,變成龍目井的日常;市府爭取中央經費,整體則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二點0」進行文資環境的保存維護及整理,並整合和平島東側文化觀光資源,從平地區原住民族聚會所、社寮東砲台、阿拉寶灣、和平島龍目井等發展基隆觀光新亮點。
不過,龍目井是歷史建築,只能環境整理後綠美化,圓拱屋頂不能動,將以其他保護造型及裝置藝術、燈光來美化,整條廊帶定調為「大航海文化路徑再現」,將來成為和平島新遊程、新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