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指付App上線2年 公立醫療院所不捧場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政府大力推展行動支付,不過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醫療行動支付平台「醫指付」App上線超過二年,公立醫療院所參與家數卻偏低,建議中央銀行督促財金公司,繼續協助各公立醫療機構積極導入。
 金管會提出電子支付五年倍增計畫後,衛福部領頭支持醫療電子支付平台,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及Visa國際組織在一0六年四月宣布,由誠品醫院管理顧問公司提供的醫療行動支付平台醫指付App上線啟用,提供消費者更便利醫療支付方式。
 央行轉投資的財金公司是全國資訊與跨行交易處理的樞紐,肩負提供金融機構及社會大眾便捷金流服務、穩定作業系統及安全交易環境的責任;醫指付App上線啟用,財金公司也提供資訊系統協助,至今已投入近一千萬元的相關協助經費。
 不過,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醫指付於一0六年四月上線,截至一0八年八月底,累計交易筆數九十六點八九萬多筆,交易金額達四十五點一三億元,但參加的公立醫療院所僅台南市立醫
院、安南醫院、岡山秀傳醫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等七家,私立醫療院所參加者達九十四家。
 預算中心報告提到,公立醫學中心層級的醫院,如台大醫院、三家榮民總醫院、成大醫院等皆未參加醫指付,央行應該督促財金公司加強宣導,促進民眾就醫便利性。
 預算中心說,醫指付系統可以讓病患或家屬不需在批價櫃台大排長龍,就能直接領藥,也可利用遠端代繳費用方式,協助家屬支付醫療費用,大幅提升就醫便利性;行動支付在數位經濟時代已是未來趨勢,央行應持續督促財金公司,協助各公立醫療機構積極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