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保障外送員權益,新北市府勞工局日前邀集交通局、外送工會、主要外送業者、學者專家召開「外送平台業社會對話」,就「提供完整保險保障」、「避免工作過勞」、「實施教育訓練」、「提供契約內容文件」、「建立溝通管道」等五大議題進行討論,會中提供諸多建議,業者允諾帶回研議,開啟勞資雙方對談第一步。
勞工局長陳瑞嘉表示,勞工局彙整相關局處意見,已訂定「新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草案,規定外送員每日服務期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平台業者並應每年為外送員實施職業、食品及交通安全至少三小時教育訓練,並須保存消費交易紀錄,也須投保不低於三百萬元保額的意外傷害險。目前法案經市議會法規會審竣,交付大會二讀。
會中「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理事兼發言人蘇柏豪,以及「新北市食品雜貨運送職業工會」理事長林芳喬都反映,外送員可跨平台服務,限制每日服務期間十二小時上限,未來恐無法執行及稽查,且將導致外送員分散至多個平台,以賺取預期的報酬。
針對平台各項資訊不夠透明,經常片面變更勞務報酬演算標準,動輒祭出停權處分,且未嘗試建立有效溝通管道,難以有效解決紛爭;加上外送員用路時間長、事故機率相對高,工會遂明確提議「平台補助購置營業用機車第三責任險及行車紀錄器,並提高意外傷害醫療保險實支實付部分至十萬元」,平台代表允諾攜回研議。
曾任台北市勞動局長律師陳業鑫表示,自治條例主要處理外送員職業安全,應評估是否已納入勞動部職安署制訂的「食物外送作業安全指引」,以落實危害防止,優先保護從業人員。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表示,國際勞工組織對外送產業的勞動保護已有規範,建議工會可透過團體協商向業者爭取。市府交通局副局長林麗珠則呼籲,交通部公路總局已訂定「機車外送員交通安全指引」,業者應落實交安教育訓練、加強跨平台高風險從業人員管理、降低外送員交通事故,達到安全派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