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迷你免費圖書館

 文、攝影/陳玉琳

挺立在人行道旁的「迷你免費圖書館」
 在這社區住了二十五年,九月初自絲路旅遊歸來,返家後努力調整作習,早上仍是三、四點就起床,熬到天微亮起床整裝去散步。好一陣子沒出來走動,久違了的人行道看似如常,卻在快要到達橋邊處見到一點異常,這座橋在我家西側,橋下的溪水流經我家後院,每次走過;我總愛在橋上停留片刻,看看水中的魚兒,但眼前橋邊多了樣東西,是個比信箱高的木架,架了個鳥房型的大木箱,挺立在橋邊這家人的後院人行道旁,那是什麼?我走近一看,這木箱比正常信箱的容量大,有扇玻璃門,一塊木板將空間分成上下兩層,裡面放了些書,我正覺得好奇,卻見到木箱外上端寫著「Take a Book,Return a Book」,眼前的一切我感到極度好奇,卻不知這是怎樣的一個團書館,於是記下木箱上的e址,回家後上網查看。
 上網查後我甚為驚訝,原來這是個世界性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9年,目前全世界已有七十多國家的許多社區中設有這種圖書館,其主旨在「透過世界各地鄰里的圖書交流;以激發人們的閱讀興趣,並激發創造力」。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組織,今日的人們被「速食文化」所襲,動動手指速讀網路訊息這種獲得「知」的捷徑,是最流行的求知法,極少數人願捧著紙本書仔細閱讀,終於有人正視這現象,發起這種溫馨的免費圖書館,以提振閱讀紙本書的風氣。根據網上的介紹,這組織成立的另一目的,是要幫助貧窮孩子增加閱讀機會,因資料顯示;就學業而言,即使沒有其他關鍵因素,在沒有書籍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平均要比擁有大量書籍家庭中的孩子學習落後三年,如此看來,為貧寒孩童尋求較多的閱讀機會有其必要性,因此這種圖書館的成立更是值得鼓勵的。
 讀完說明後,我心中有感;在我居住社區附近有設備完善的圖書館,被使用率也極高,這可能是我一直沒在我們社區見過此種圖書館的主因,現在這位鄰居為何建立這小圖書館呢?我很想去拜訪他。
 週日早上我去這鄰家按門鈴,無人開門,次日散步後我又去,男主人來應門,見到我這陌生人他一臉狐疑,待我說明是鄰居及來意後,他非常親切地與我交談。我見他頭上戴了頂猶太人的小帽,因而知道他的族裔,又見他身穿某建築公司的制服,心想他定是位出色的木工手藝人,難怪這木箱做得結實又有特色。他說架設這「迷你圖書館」是他太太的主意,她熱心又愛閱讀,想以此來提醒鄰居閱讀的重要,數月前他才動手搭了這架子,我知他要趕去上班,匆匆結束交談後離開。
 走在回家路上,我想起自己求學時代的艱困情形,我唸中學時政府還沒開始國小直升國中制度,每學期的學雜與書籍費用都是筆大開銷,我為減輕家中負擔,每次返校拿到書單後,就到鄰居家借書,每當借到相同書名、出版社與作者的教科書時,我就如中頭彩般的興奮,捧著書本回家,用過期的月曆紙,小心翼翼地為書本包上外衣,閱讀時從不在書本上亂加註釋,盡可能的保護書本整潔,因這本書不屬於我,而爾後還可能借給別人閱讀,但我特別認真學習書中知識,更珍惜這難得的閱讀機會。回想我求學時代借書學習的經歷,似乎與現代的社區「迷你免費圖書館」的理念相同。
 回家後再度查閱「迷你免費圖書館」的更多訊息,尋找我可以也為此義舉出力的管道,畢竟,我曾因他人慷慨借書而受惠,目前自己也是愛閱讀之人,況且,我很喜歡有位教授對書本的詮釋:「書本要像降落傘,打開才有用」。

即時

2024第一屆AI精準醫療論壇在高雄登場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2024第1屆...

蘭潭設置防落水偵測系統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為確保蘭潭水...

瓜瓞綿綿、絲絲入苦 瓜果嘉年華繽紛登場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今年以苦瓜和絲...

《懸疑驚悚小劇場第六十一集—人生唯一的自由,只有自...

本報訊 為豐富生活性、藝術性內容,中華新聞雲...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