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北港鎮農會每年端午節都會邀請家政班班員們,展現好手藝製作美味的粽子,北港農會多年來與華山基金會配合,將這項傳統節慶美食與轄區內的長者分享;近幾年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北港農會的善意卻從未曾間斷。
北港鎮農會總幹事林翠香表示,每到端午節大家都會想到應景美食粽子,往年端午節農會都會盛大舉辦包粽子的活動,但近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農會改變辦理的方式,讓這項傳統美意延續下去。今年為避免民眾群聚,農會延續去年的方式,採用分組分流的方式,於各村里包製粽子,每組以三至四人為原則,媽媽們在包製粽子時全程配戴口罩,並以酒精及消毒水清消環境及用具,防疫工作內外兼顧,確實掌握食物及環境的安全與衛生。熱騰騰出爐的傳統美味粽子,將由農會的志工們至各村里集結後,再委由華山基金會及農會的志工團隊分送至轄區內的高齡及獨居長者手中。
林翠香總幹事指出,農會在執行農委會「一一一年度幸福農村推動計畫」與「一一一年度綠色照顧推動計畫」的目標下,除了輔導高齡長者與農村婦女各項學習課程外,也讓家政班的班員與志工團隊,在每年的端午佳節,貢獻自己的好手藝,除了與他人分享之外,亦能從中得到成就感。愛心粽除了選用雲林在地的好米、花生、豬肉、紅蔥頭外,鹹蛋黃、香菇、蝦米等豐富的食材更是不可或缺,今年更發揮巧思將北港鎮青年農民種植的養生黑米與毛豆入粽,讓傳統粽子增添不同的風味與健康,期予讓大家享受傳統節慶美食外,也感受北港農會情深意粽的心意,更推廣雲林在地優質農特產品,讓雲林上場、神彩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