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放棄清零未提前部署 導致兒童傷亡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前國民黨立委、國政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二日表示,在政府決定放棄清零政策前,外國已發布疫情分析報告,但政府未吸取國外經驗提早部署,如提早施打兒童疫苗,醫療量能提早準備,就能降低此波疫情傷亡。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舉辦「粉飾太平,政府沒把人命當回事」記者會,由國政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主持,邀請前國民黨立委謝國樑、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台大公衛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陽明交大兼任教授邱淑媞等與會。

陳宜民指出,在蔡政府四月決定放棄清零政策前,世界各國年初早已發布疫情分析報告,但是政府並未吸取國外經驗,提早部署,如提早施打兒童疫苗,醫療量能提早準備,就能降低此波疫情的傷亡。

陳宜民指出,據丹麥研究顯示,未接種疫苗的零至十七歲孩童及青少年族群染疫後併發有兒童多重系統發炎症候群 ,呼籲民眾還是要讓孩童及青少年盡早施打疫苗,增加抵抗力。

王任賢表示,兒童疫苗比他國晚打,主因是認為疫情沒有那麼嚴重,所以未先準備,但是出現腦炎的問題時,政府就該用最緊急的方式去做。且兒童疫苗普打要從學校去打,成立快打站是不對的,過去流感也是在學校施打,中央不該來和地方搶權。

王任賢指出,腦炎疫情是衝擊兒童死亡率最大問題,也是迫使指揮中心加緊採購疫苗的最大誘因,現在只有疫苗才能有效防止感染,進而防止兒童腦炎的發生,所以打疫苗要快,這是唯一的辦法。

邱淑媞表示,防堵疫病效果差,原因就出在蔡政府從上到下都把疫情當流感,其實從國外醫療學術期刊的發表文獻可知,輕症的死亡率都比較高,請停止「與病毒共存」的幻想。台灣尚未採購兒童疫苗前,就貿然施行「新台灣模式」,結果太早開放,又太猛,才會釀成確診數持續居高不下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