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助理教授許瑞峯 獲海洋薪傳獎

許瑞峯研究海洋汙染物,榮獲中華民國海洋學會第七屆「海洋薪傳獎」。(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助理教授許瑞峯研究海洋汙染物,榮獲中華民國海洋學會第七屆「海洋薪傳獎」,並於近日海洋科學年會上頒獎,該獎項鼓勵年輕學者積極投入海洋研究,並勇於從事海洋探測工作,承續台灣海洋科學研究,以及對海洋研究的熱忱與奉獻精神。

許瑞峯主要研究海洋汙染物包含微型塑膠、持久性及新興汙染物的傳輸及宿命,也聚焦環境汙染物對海洋浮游植物及細菌之毒性與胞外聚合物(EPS)分泌的影響,並進一步鏈結汙染物與海洋有機碳循環的關係。

許瑞峯表示,目前全球塑膠生產量超過四十億噸,其中以估計每年有百萬甚至千萬噸因不當的塑膠廢棄物管理制度,而釋放到海洋,再經由風化作用形成微型塑膠,更加劇對生態及人類健康的風險。為了全面性瞭解微型塑膠的傳輸及宿命,許瑞峯與龔國慶特聘教授研究團隊使用國家研究船進行長時間及一系列的調查,結果在黑潮主軸偵測到明顯的微型塑膠的訊號,證實微型塑膠可藉由洋流動力傳輸的過程,汙染到相對乾淨的黑潮水,甚至西北太平洋。近期研究團隊也證實微型塑膠的新傳輸機制,藉此來釐清全球微型塑膠的排放與其在海洋累積不平衡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