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打第2劑莫德納 首見心肌炎

接種兩天後送進加護病房 已康復出院 外界憂間隔過短 專家:利大於弊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日一名高雄八歲男童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後,出現心肌炎送到加護病房。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二十四日表示,目前僅有此一例通報,專家評估兒童接種疫苗仍「利大於弊」。

有媒體報導,高雄一名八歲男童接種完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後,隔二天出現心肌炎,送到加護病房,引發網路討論,擔心疫苗接種間隔時間太短,可能易有不良反應。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根據美國統計,男性接種mRNA疫苗發生心肌炎的比例第一劑為百萬分之零點二,第二劑是百萬分之二點六。台灣目前第一劑發生心肌炎的通報個案有二例,比率為百萬分之一點八,第二劑到二十四日才有第一次通報。

莊人祥指出,該名男童目前已經康復出院。事實上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上也有討論到心肌炎的議題,但目前看來都屬於輕症,接種疫苗能避免染疫後的重症和死亡風險,目前台灣仍是社區流行階段,專家認為還是利大於弊。

對於兒童專責病床數是否會調整,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截至二十二日下午統計,全國兒童專責病床有一百三十床,目前有五十三張空床,空床率四十點八%,其中台北區、北區空床率高於五成,中南部則低於五成。指揮中心預計下週會跟北部醫院溝通,依照各醫院收治情形評估,目前暫時還沒有調整兒童收治量能。

此外,到七月底台灣每日確診個案能否降到一萬例以下?莊人祥回應,以香港、韓國的例子,疫情都持續下降,台灣相比之下,上升、下降都比較緩慢。

莊人祥評估七月底「有希望」降到一萬例以下,但人流要配合,尤其是聚餐、到公共場所,盡量避免人流過多。並強調即便確診案例下降,未來疫情仍有可能在社區流行,一定會有起起伏伏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