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連續辦理進入第六年的傳藝中心「接班人好戲台─傳統藝術接班人駐園演出計畫」,是由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或團體傳習計畫的結業藝生,攜手習藝中的藝生及劇團藝術家們共同演繹國寶藝師傳承的經典劇目。今年暑假,傳藝推出濃縮加強版,要讓您在二個月間一覽五個表演種類、七個演出團隊帶來的拿手好戲,邀請您一同來欣賞傳統表演藝術之美。
七、八月演出類別包含布袋戲、歌仔戲、北管音樂、滿州民謠與排灣族口、鼻笛,共五種類別。首先由「屏東縣台灣原住民文化研究會」用排灣族口、鼻笛溫柔的樂音開啟暑假的序幕;緊接著「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將演出〈蜈蚣嶺〉。來自國境之南的「屏東縣滿州鄉民謠協進會」也將帶來〈故鄉ㄟ歌〉。北管音樂團隊「臺北木偶劇團」及「延樂軒北管劇團」將演出〈雷神洞〉、〈天水關〉、〈下河東〉等傳統戲碼選段,音樂內容包括福路(古路)與西皮(新路)兩種風格,福路派音樂較為感情豐富且平穩流暢、西皮派則較為高亢且活潑明快。
七月底、八月初則由另一個排灣族口、鼻笛演出團隊「伊誕創藝視界企業社」帶來演出。「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八月中旬將帶來歌仔戲經典四大齣之一《王寶釧》及《碧玉簪》二齣經典劇目選段。劇中演員展現精采的唱腔及作工,邀請觀眾前來找尋熟悉的歌仔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