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公車票價? 雙北都沒鬆口

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冒然漲票價會嚇走公共運輸的需求者,目前應該還是維持穩定的公車運量與服務為優先方案,票價調整不應該是優先選項。(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全球通膨嚴重,造成民生物價大幅飆漲,外傳公車業者醞釀月底爭取調整運價;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七日表示,運價與票價是兩回事,目前電價才剛漲,會先觀察價調漲後造成的物價波動幾個月看後遺症,再來決定運價要多少,估計運價在未來半年內有機會定案,之後再評估政府可以補貼多少,倘若無法支持就須被迫調漲票價,因此,票價恐怕非他任內可以決定,且仍得花幾個月的時間等物價穩定再定案。

柯文哲七日原定沒有公開行程,但臨時決定在原本不公開的走讀城南行程中接受訪問;在被問到雙北公車票價是否要調漲時柯文哲說,票價、運價是兩回事,運價是政府核給公車業者,而票價則是乘客付給公司,差額則由地方縣市府補貼;因此,北市府得先決定運價為多少,「運價是很實在的問題,如果錢不夠(的話)公司就(會)倒閉,所以運價要很合理。」

柯文哲指出,到於票價就很「政治」,如果票價不調漲,差額得由縣市政府補貼,但他得先算一下錢夠不夠補貼,倘若不足的話,票價就得被迫上漲,「這種東西得花很長的時間去討論。」

他說,七月電價才剛漲,「後遺症」多大還得等兩、三個月才能看出來,一旦電價漲價後,原物料也會開始上漲,所以,物價要穩定還要觀察幾個月的時間,所以這個問題影響太大,「反正我們會先決定運價要多少,但也要幾個月的時間。」並等物價穩定後才能正式定案,再決定運價跟票價差多少、政府補貼多少,以及禁得起或是禁不起要付這麼多補助。

柯文哲表示,這些都要考慮,「我想未來半年運價應該在我任內差不多會有底案,但票價恐怕不是在我任內可決定的。」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公車業者受疫情衝擊載客量下降,加上油價近來飆漲、營運成本增加,傳出台北市公共汽車商業同業公會醞釀爭取調整運價,雙北公車票價恐面臨漲價壓力;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運價調整與票價調整是兩回事,疫情過後,公車運量下跌到六、七成,若此時貿然漲票價會嚇走公共運輸的需求者,目前應該還是維持穩定的公車運量與服務為優先方案,票價調整不應該是優先選項。

交通局表示,公車運價依公路法須由公車商業同業公會及產業工會提案報主管機關,再透過雙北審議委員會審查。目前新北市交通局尚未收到運價調整提案,未來審查也會顧及民眾負擔、業者經營及財政負擔等因素通盤考量。

交通局指出,公車運價依公路法每兩年檢討一次,目前尚未收到運價調整提案,但針對公車運量減少、電動公車發展等成本衝擊項目,已積極了解市場變化,後續公會提案若屬合理的增減項目將納入檢討,共同項目則還需要與北市共同討論。

交通局表示,票價與運價差額係由政府補貼乘客,新北市政府每年編列約二十至二十三億元補貼民眾搭車,持續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除票價差額外補貼亦包含定期票、轉乘優惠等,希望能在疫情衝擊時維持大眾運輸運量。至於票價調整不是提升公車經營環境的優先選項,目前應該還是維持穩定的公車運量與服務為優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