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與台中市霧峰區農會,十五日聯合舉辦食物日交流活動─菇類食農之旅,邀集多個社區發展協會及農友參與,除了介紹菇類產業歷史、菇類種類、並示範杏鮑菇料理,讓民眾了解菇類飲食文化。
農業試驗所表示,菇類料理是餐桌上常見的珍饌,更是國人攝取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素之重要來源。目前台灣菇類產值高達一百三十億元,佔整體蔬菜產值百分之十八,為農業發展之要角。
菇類是霧峰地區重要產品,農試所更是菇種品項開發及栽培技術重要科研機構,近年來不斷研發精進,導入智慧科技生產降低成本、並鏈結供應鏈及消費端的需求,以智能化生產管理,提升業者自我品質管理與行銷的能力,深化在地農業。
農試所與霧峰區農會十五日合作辦理菇類食農之旅,邀請該所週邊的舊正里、萬豐里、六股里及舊正社區發展協會在地農友及居民互動交流。活動內容包含簡介菇類產業歷史、多樣化菇類種類、引導參觀菇類栽培庫房、說明智慧化製包、自動上下架過程及栽培流程,並介紹杏鮑菇料理方式,及菇類的營養成分、儲存方式等生活小妙招。
除了深入瞭解生產技術與營養價值外,並由霧峰區農會的田媽媽示範杏鮑菇料理,希望在生活中了解產地到餐桌點滴,學習寶貴的飲食文化,進而支持在地農產品,深化飲食連結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