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二十二日晚間自強號撞小客車事故,台鐵局二十四日坦承,主因是平交道故障釀禍,當天因此事故受到延誤的旅客,可以依據「晚點賠償要點」辦理退、換票作業。惟專家認為,應建請運安會納入事故調查,查明原因後進而作為事故預防要點。
台鐵局二十二日晚間一列一四九次基隆開往潮州自強號,晚上九時三十五分在台中新烏日站與成功站間登寺巷平交道,撞到一輛闖平交道小客車,一名年約四十多歲女性送醫急救,且事故造成路段雙向不通,影響逾二十一列車約五千九百名旅客。
不過,原以為又是一起搶快事故,但經女駕駛友人指稱,恐是平交道柵欄故障釀禍後,台鐵局也經調監視錄影器後確認,釀禍主因是平交道故障。
台鐵局為此公開致歉,也宣布,由於事故原因歸責台鐵局,因此當天旅客因列車延誤,依據「晚點賠償要點」辦理退、換票作業。對號列車晚點超過四十五分鐘,旅客可於一年之內到各站辦理全額退費;持用非對號列車車票旅客致抵達目的地時間較同一乘車區間列車運轉時分,運送遲延達四十五分鐘以上者,免費搭乘同區間同等級車種列車一次。持用電子票證旅客運送遲延四十五分鐘以上當次乘車免扣款;定期票延長使用期限一日。
鐵道專家則呼籲,台鐵針對普悠瑪號有大體檢,但近來多次台鐵事故都出在集電弓、平交道、電纜線等與控制系統上,可見是長久累積下來的問題,建議台鐵應就需汰換維修的基本設備問題,一一檢討改進。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表示,類似的平交道事故因已不是第一起,故應由運安會納入事故調查,以第三方的調查判斷事故的原因,進以作為後續的事故預防。
此外,學會呼籲,公路與鐵路的立體化固然可以減少碰撞,但值此鐵路立體化正由社會緊密討論之時,請交通部勿以平交道事故作為立體化工程合理化的因素,畢竟工程並沒辦法恢復民眾對於台鐵可靠的信賴,反而是人、車、軌(路)的全方位檢視,才是讓交通系統更安全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