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首度結合志工旅遊 至台東原鄉彩繪牆

圖說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志工到台東原鄉彩繪牆壁。(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提供)

記者吳東興∕永靖報導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鼓勵基金會帶領志工跨出舒適圈,為社會公益盡一己之力。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以關懷支持和學習實作的方式,首度結合志工旅遊型式,安排員工和家眷到台東原鄉彩繪牆壁,魏創辦人事先也親筆題字「金崙友善工坊」表示支持。

白永恩神父基金會創辦金崙友善工坊,是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的受贈對象之一,八年前白永恩神父基金會在資源不足的台東南迴四鄉,展開為弱勢身障家庭的各項服務工作,除了提供物資和經濟支持外,將社會福利連結進入貧瘠的部落裡,並將行動不便身心障礙者分別載送到賓茂與大武服務據點,學習生活自立。

位於太麻里鄉金崙村的「友善工坊」,有十六位有就業意願的身障者,在這裡接受技藝陶冶、訓練,每件繪畫、串珠作品或烘焙點心,義賣後他們都可獲得獎勵金補貼家用。

白永恩神父基金會台東主任林秀慧指出,白永恩神父基金會非常歡迎企業或團體一起參與活動,也歡迎擁有各項手工藝、烘焙或體適能才藝的志工來到部落裡一起帶領身障者活動。

林秀慧說,要在這個山海交匯處深入部落服務是充滿挑戰性的。一是部落分布廣、道路蜿蜒,訪視及接送耗時一小時以上是司空見慣,另一項挑戰是人力資源不足,照護、社工及課程講師等專業服務人員不易尋找,連個輔具維修都難安排;因此,志工需求量大,可以補足人力缺口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