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因應台灣足球場不足,體育署邀請建築師事務所參考國外球場,設計出籃球、足球共用型球場,下週將召集縣市政府說明,未來若有場地興建或整建,可採用這種全新共用型球場。
4年一度的全球體壇盛事FIFA世界盃足球賽,今年11月在卡達登場,台灣不少球迷反應場地太少,不僅不利足球運動推展,也讓球迷沒有場地可以踢球、比賽。
體育署運動設施組長許馨文18日表示,目前統計全台的11人、8人與5人制社區型足球場共計有40座,不過一般11人制足球場佔地龐大,且多與田徑場共用,因此才找來專家參考國外設計,希望能在室外籃球場也能踢足球,達到共容、共用的目的。
參與設計的設計師事務所表示,過去踢足球只能在足球場,而台灣的場館設計偏向籃球與排球,因此共用型球場是很大的改變,若未來能在台灣推廣這種全新場地,使用效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