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街公宅上梁 柯盼帶動周邊都更

台北市長柯文哲23日上午出席錦州街基地公共住宅新建工程上梁典禮。(北市府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廿三日出席錦州街基地公共住宅新建工程上梁典禮,他在致詞時表示,錦州社會住宅新建工程是台北市推動住宅政策的標竿;未來完工後,一樓有老人日照中心以及非營利幼兒園、二樓有區民活動中心,整個住宅總共有三百九十八戶住宅;除提供社福空間,也盼帶動周邊都市更新。

他強調,周邊參與都市更新居民只要時間趕得上,會讓參與都更的民眾免抽籤住進來,都更完再搬回,目前廣慈已經開始推動此政策,讓社宅提供都更參與者暫時居住的空間,成為社區都更助力。

柯文哲指出,錦州社宅身為一座新穎現代化的社會住宅,除了提供社會福利空間以外,更重要的是有效帶動地區性都市更新速度。北市目前有一項政策,只要興建社會住宅,就會鼓勵周遭區域進行都更,若時程趕得上,我們可以讓同意都更的市民,免抽籤入住社會住宅,待都更完成後再遷回。目前此計畫在廣慈已有初步模型。

他表示,這項工程完工後期許將帶來幾項具有指標性的里程碑:首先是新穎現代化的社會住宅,翻轉一般大眾對傳統公宅的刻板印象;再來是高優質的社會住宅空間品質,轉變市民對社會住宅的負面觀感;另外,此工程設置的老人及身障日照機構,展現了市府對弱勢族群的關懷,並預期將帶動周邊地區的都市更新速度。

柯文哲說,目前錦州街公共住宅總工程經費廿二億元,祈求工程平安順利,如期完工。

北市工務局新工處表示,錦州街社宅為地上廿層、地下四層的公共住宅,自一0九年二月開工以來,工程順利推進,目前已完成了基礎工程及鋼結構工程吊裝作業。

新工處長林昆虎也表示,這項工程在規劃設計時即取得綠建築銀級候選證書及智慧建築合格級候選證書,將建構出具現代化的優質安全住宅社區;而在地上一樓建置的社會福利老人及身障日照機構與非營利幼兒園,可就近照顧弱勢族群及國家未來幼苗,除了提供市民優質的住宅環境外,更兼具多元化功能,展現出社會住宅的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