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霧峰區是菇類的故鄉,早年是洋菇最大產地,外銷全世界,後因外銷市場減少,轉型改種杏鮑菇、秀珍菇等菇類。市長盧秀燕關心霧峰區菇蕈產業,二日前往霧峰區農會視察霧峰菇類產學館,聽取菇農產業發展理念,也感謝霧峰區農會對菇蕈類產業跨域整合的努力,打造農業生產示範基地。
盧秀燕指出,霧峰是台中重要農業基地,米與蕈菇是重要產物,霧峰農會積極輔導農友生產,為讓蕈菇也受重視,加強行銷打造菇類博物館,並轉型成菇類產學館,由農委會補助約一千三百萬元、市府補助約五百萬元改造,菇類產學館除是農業行銷基地外,也有教學功能,未來可結合教育局各級學校進行食農教育,讓孩子們了解作物產生過程,感謝農委會、霧峰農會在農業發展、食農教育方面的貢獻。
農業局指出,霧峰區菇蕈有機種植面積已達十四多餘公頃,以環控設施栽培種植居多,其中如金針菇、杏鮑菇、洋菇及菌種栽培等更具相當的經濟規模。霧峰區農會導入產地證明標章及產地團體商標標章制度規範,建立自有品牌,將在地特色產業結合文創、美學及觀光休閒,把初級農業、二級製造業與三級服務業鏈結,帶動霧峰菇蕈產業六級化發展,提升台灣農業軟實力,發展區域觀光,拓展在地特色農產品能見度。
盧秀燕是由農業局長蔡精強、霧峰區長陳宗祈陪同下視察霧峰菇類產學館,並由當地菇農戴天機、朱瑞宗及林慶豐等菇類專家介紹菇類產業發展與栽培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