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太陽能種電議題廿七日再度引起熱議,市議員陳昆和強調,太陽能種電不該用迂迴方式,經濟部同意兩公頃以下可變更來種電,結果卻讓大的土地被切成兩公頃種電,市府種電要尊重在地議員,大家攤在陽光下好好談。另議員郭清華建議在廿九公里的曾文溪堤岸種電,種電面積可達八十七公頃。
七股養殖業者一直反對種電,陳昆和認為太陽能種電鬧了很久,種電最多在屏東,成不成功已有先例,只是太陽能種電是國家政策,致使地方當成中央政策在執行,卻未能與議員好好溝通,尤其北門、將軍、七股有廣大的地方要種電,但市府並未能將案件攤在陽光下,甚至一0七年經濟部同意兩公頃以下可以變更種電,導致有大片的土地直接切成每兩公頃種電,地方卻未能好好把關。
議員郭清華則建議在曾文溪堤岸綠色大道設太陽光電,以寬三十米長廿九公里,可說太陽光電面積達八十七公頃,一旦此案推動成功,堤岸道路做太陽能光電,設置完成,堤岸運動的人民不用曬到太陽,不用怕下雨,且若整個延續可以數百公里塑造特別綠能綠電,將是一大特色。
市長黃偉哲表示,種電是世界性,不只是台灣而已,所以他願意與對種電有意見者溝通,且台南種電不只設在沿海,非沿海地區也有大面積種電,對於兩公頃分劃相關的規範,若法律規定不行當然不會去做,如有迂迴情事,送呈中央自會駁回,有許多種電業者的執照都被撤銷,是因為沒有依照當初申請內容執行,所以市府願意與議員及種電關切者多溝通。另對堤岸種電構想,黃偉哲認為也是可以思考的方向,將會尊重專業來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