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提升幼兒園遊戲場設施品質,使幼兒享有安全學習環境,持續補助幼兒園充實和改善遊戲場設施。教育部表示,截至今年七月底,共補助五百十九所公共化幼兒園(公幼、非營利幼兒園)改善遊戲場,確保設施品質和安全,也結合學校特色,成為幼兒園的亮點。
以新北市積穗國小附幼為例,積穗國小原來沒有專屬的戶外遊戲空間,校舍改建工程納入稻穀意象設計,透過不同難度的高低攀爬及溜滑體驗,讓孩子從穿越、鑽行、溜滑梯等遊戲行為訓練大小肌肉發展,並感受互助合作的重要;幼兒園內還設有潑水牆,源自朱銘美術館的水畫牆,孩子只要拿起水桶及刷子就可隨興作畫,在遊戲過程中增進想像力與創造力。
南投縣文山國小附幼的多功能遊戲場,運用園內的大樹設計「樹屋」,讓孩子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立角落空間;另直立式攀岩牆可訓練孩子空間及平衡發展,也可以訓練孩童上臂肌肉及手腳協調發展,透過抓握訓練可刺激腦部發育及協調性。
教育部表示,為維護幼兒園安全及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使孩子能在園內開心學習,將持續鼓勵公立幼兒園申請充實改善及幼兒園教學環境設施設備及遊戲場改善經費,並透過學校巧思,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點亮孩子的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