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一0六年一月二十五日以前設置的兒童遊戲場,未完成備查將禁止使用,落日條款為明年一月二十四日,全國檢驗量能不足大塞車,基隆市僅完成百分之四,在全國敬陪末座,市府指出,過去多為罐頭遊具,幾乎無一合格,市議員擔心,多數兒童遊戲場不是全拆就是全封,兒童的遊戲權在哪裡?
衛福部一0六年修正「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管理規範」,但被監察院糾正,未考量市場檢驗量能及管理單位能否在期限內完成備查的執行能力,導致去年爆發兒童遊戲場遊具檢驗塞車之亂。
營建署規定各縣市在一0六年一月二十五日以前已設置的兒童遊戲場設施,必須在一一二年一月二十五日之前完成備查手續。不過,若各縣市將未完成備查的遊戲場開放使用,必須要有加強管理及維護保養,議員王醒之、陳薇仲認為,除了全拆、全封,中間應朝改善,符合使用安全努力訂定準則。
市府民政處長王榆森說,一座共融遊戲器材要一百多萬左右,相對於十萬可以做的罐頭遊具是完全不同,這次衛福部提出的標準,若要符合法規,在經費部分很龐大;王榆森說,之前因為檢驗廠商不多,所以進度慢,現在還在排檢,全國都在排隊,之後區公所未編列此項經費,所以朝向綠美化為主,或是籌措經費在拆除之後考量里民需求及善盡利用,會以體健設施為主,但若經費允許仍會朝共融性遊具安排,先全部盤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