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記者會中談到對明年國際郵輪產業發展的期待指出,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對郵輪產業復甦相當有信心,明(2023)年預報127航次(母港43航次+掛靠港84航次), 包括:公主郵輪、歌詩達郵輪、龐洛郵輪、地中海郵輪。
港務公司對郵輪加值服務內部估算,郵輪為台灣帶來的經濟產值每年至少有45億元,但其實仍有成長的空間。下一階段,將更強調對郵輪業者的加值服務包括引進精品及生鮮食品物流:已經成功在西7、西16引進精品物流、生鮮食品物流等自由貿易港區事業,未來將能服務郵輪船上用品所需。
東岸碼頭重新規劃:配合政策目前正進行軍港、港警總隊西遷計畫,未來東4、東5碼頭將作為客、貨運的緩衝區,可做為郵輪相關車流、物流、倉儲等彈性調度使用。港務公司強調,作為港口經營者自當作為領頭羊,在後疫情時代繼續爭取郵輪以及郵輪周邊產業進駐基隆港。
另外,有關港務公司對陽明海運持股部份,李賢義董事長談到,目前該公司持有陽明海運公司160439千股。陽明海運公司流通在外股數3492404千股,該公司持股占比4.594%,該公司將繼續維持做為陽明海運的第三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