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近期全台地震有感,在花東更嚴重釀災,對於台灣建築物安全、整體防災意識建立與各式軟硬體防災措施的改善,也重新引發許多朋友關注。
針對基隆市危老建築改建與都市更新問題,安樂區議員候選人提出三大主張,1.生命無法重來,防災優於一切,現在不做,未來就會後悔。2.全面體檢基隆市危老建築,並公布環境敏感區、災害潛勢狀況,讓民眾有公開透明的資訊進行風險評估。3.市府應協助降低市民在安全以外躊躇止步的門檻(如生計中斷、建造成本負擔等),主動邀集社區居民共同研議對策。
江欣怡表示,許多安樂區居民相當關心老屋都更、危老重建的進度,過去基隆市的更新改建進度相對鄰近的雙北,確實落後許多,根據資料顯示,截至今年八月份,基隆全市已經核定的都更案與危老重建計畫,總計只有14件。
江欣怡認為,以基隆市而言,市府應該盡速以明確的標準來和專業技師公會合作,進行全市「建築總體檢」,而針對基隆市的環境敏感區、各行政區的災害潛勢狀況與全市的地質條件,也應該強化資訊公開,供民眾進行參考與評估。
此外,江欣怡則說明,根據許多國際與國內專業團體的建議,「防災型都更」,有別於將整個區域「砍掉重練」,重點必須放在「防災」,採取「漸進式更新」與「鄰里管理」的策略,真正納入社區需求,以強化社區的防災基礎為本,搭配個別房舍的維護,逐步來提升整體城市空間在軟硬體措施上的災害應變能力。

江欣怡也表示,在民間與建商開辦的危老重建工作站與都更辦公室之外,市府更應該主動來介入符合危險、老舊建築標準的社區,進行居民意見蒐集與討論,搭配基隆市都市更新輔導團的都市更新人才培力,才有機會真正告別以「利潤」考量的思考模式,打造出符合各個社區不同需求的都更與危老重建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