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泡水爭議 黃珊珊:通知時間不合理應補償

針對十六日尼莎颱風造成北市數十部車在堤外停車場來不及移車而遭淹沒引發爭一事,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19日表示,問題在於市府有無在合理時間內通知,如果通知的時間差不合理,政府就應該有一些補償的措施,但如果這個時間差夠合理,大家可以有時間去移車,車主就要自己負責。(黃珊珊競辦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尼莎颱風環流影響為北部地區帶來豪雨,造成北市百齡橋下堤外停車場數十部車輛泡水,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民眾應自行負責遭各界指責。對此,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十九日表示,問題在於市府有無在合理時間內通知,如果通知的時間差不合理,政府就應該有一些補償的措施,但如果這個時間差夠合理,大家可以有時間去移車,車主就要自己負責。

黃珊珊十九日上午召開青年政策記者會,在受訪時表示,她當晚有接到受困大佳河濱公園民眾的電話,她聯絡工務局協助民眾脫困,當時水位真的上升很快,車子已經出不去了,人的部分她請人看如何最快疏散,當天大家都很急在做這件事。

她指出,若是颱風天的話可依照SOP事先預警,但強降雨沒有類似颱風警報可先預警,也有討論到這類新型氣候變遷災害問題;要顧及大多數人利益,不能讓水門開著淹全台北市。

黃珊珊說,水門關閉重要原則在於市府於合理時間內通知車主,讓民眾得有充裕時間移車,若照民眾所說,接到通知後所剩時間不到五分鐘水門即關閉,「如果通知的時間差不合理,政府應該有補償措施;但若時間差合理到讓大家有時間移車,可能車主就要自己負責任。」過往前市長郝龍斌時期曾以停管基金經費作出相關補償。

黃珊珊指出,柯文哲已於日前市府晨會中指示副市長彭振聲做責任釐清,釐清後再來確定市府到底有無責任,「應回到一個合理的時間讓民眾移車,若真的時間不合理、做不到,可能政府就要做些補償。」過往郝龍斌時代也發生類似狀況,當時以停管經費做停車補償。

黃珊珊認為,應再建立新的應變機制,而水門關閉仍要顧及大多數利益,不能因開放水門而讓全台北市淹水。可能以後也要有科技的方法,例如停在堤外就能登入台北通App、掃描QRcode等,讓市府知道車子在這,若有狀況就會立刻通知,不會再有沒收到簡訊等問題,也讓停在堤外停車場的車主可即時獲得通知,此為日後改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