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鄰近山區的社區常見野生動物出沒,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自十月一日至十六日止,短短兩週即接獲高達八件通報救援白鼻心(俗稱果子狸)案件,動保處因此特別呼籲民眾,在遇到白鼻心等野生動物千萬別驚慌,遵守「不干擾、不接觸、不餵食」的「三不」原則,即可讓野生動物自行回到棲息地。
動保處指出,八件通報案件中,有四件為白鼻心誤入民宅情形,在動保處派員到場了解及救援後,評估白鼻心健康狀況良好則協助引導離開現場,或將受傷動物後送就醫。
動保處表示,白鼻心常見於台灣中、低海拔山區,是雜食性的夜行動物,善於攀爬,近年來族群數量逐漸穩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早於一0八年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將原列為保育類的「白鼻心」改列為一般類野生動物,但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野生動物還是不能隨意獵捕。
近日民眾常誤以為有街貓等情形,放置的誘捕籠卻捕獲白鼻心,或是白鼻心因迷路跑到家中不知如何處理,動保處表示,接獲這類案件時,都會派員到場救援及評估動物有沒有受傷,發現為健康的白鼻心即就近於鄰近山區野放,讓牠們回家。

北市動保處呼籲住家與山區較接近的居民,如在住宅周邊發現幼年白鼻心,建議不要隨意接觸,要先觀察白鼻心媽媽是否持續回來照顧,如有驅離野生動物的必要,務必等白鼻心媽媽回來照顧寶寶時再行動,讓牠們察覺到目前的巢位有被干擾的風險,自行「搬家」離開為宜,此外,請民眾切勿以巨大的聲響或動作驚嚇白鼻心媽媽,免得白鼻心媽媽被驚嚇後丟下寶寶離開,若遇到野生動物問題不知如何處理,可撥打廿四小時動物救援專線02-8791-3064~5或市1999民熱線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