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修復 大輪迴重返大銀幕

中央社/台北6日電
2019高雄電影節將推出「台灣修復專題」單元,包括睽違35年重返大銀幕的「大輪迴」等多部影片,回顧台灣在國片產業最低潮時,創作者以獨立製片模式,展現的旺盛創作能量。
雄影今天新聞稿公布的8部數位修復短片中,包括胡金銓、李行、白景瑞執導的「大輪迴」、導演蔡明亮的「天橋不見了」、導演林書宇的「海巡尖兵」以及導演鄭有傑的「石碇的夏天」等知名作品。
雄影表示,這8部短片發表時間橫跨1999至2005年,都是當時重要的獨立製作。高雄市電影館透過「台灣短片數位修復計畫1999-2005」為這些作品完成數位修復,重現國片產業低迷時期,台灣電影創作者的旺盛創作能量。
胡金銓、李行、白景瑞執導的「大輪迴」,由石雋、彭雪芬和姜厚任演出3段式電影的3組角色,以一把魚腸劍貫穿明代、民初、20世紀台灣;三生三世歷經情愛糾纏、衝突和宿命脈絡相通,以三世輪迴構築影史經典之作。於1983年上映,耗資3千萬拍攝,是當年度台灣最重要的影片。
「大輪迴」因原始底片多處刮痕、變色、晃動,在女主角彭雪芬慷慨贊助下,國家電影中心透過高階數位化掃描、歷經3個月進行數位修復,「大輪迴」才得以完整樣貌重現銀幕。
還有鄭有傑抒情樸實的「石碇的夏天」,是當時少數能登上院線的劇情短片。林書宇的短片「海巡尖兵」與「幸福城市」導演何蔚庭的短片「呼吸」,則有著強烈的影像風格。當時這些短片預告著一群新生代導演的登場,以及國片熱的再起。
而導演鄭文堂的「明信片」、導演黃銘正的「城市飛行」、與陳芯宜的「我叫阿銘啦」,是2000年前後台灣重要獨立影展「純16影展」收錄的作品。1999年創辦的純16影展雖只存在短短4年,卻是鄭文堂、陳芯宜,甚至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等人,在影壇展露頭角的關鍵。
蔡明亮在創作「你那邊幾點」之後,因台北車站前天橋拆除,完成了「天橋不見了」,通過固定機位的凝視,陳湘琪與李康生辯證當代都市的生存危機。
2019高雄電影節將在10月10日至27日舉行,雄影表示,除放映影片外,蔡明亮、陳芯宜、黃銘正、鄭有傑、林書宇,都將出席「台灣短片數位修復計畫」的首映;主演「大輪迴」的資深演員石雋,則將出席該片的映後座談。雄影也將邀請電影修復師王明山,分享電影修復經驗。

即時

消防局繩索救援小組 赴桃園受訓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基隆市消防局繩...

圖書館夏令營 五場次皆具特色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暑假即將到來,...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