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博會挨批刻意避監督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府去年十月決定舉辦城博會,卻未編列預算而動支二備金,遭議會嚴厲譴責。但城博會預算爭議不止於此,市議員吳沛憶二十二日指出,依政風處報告,城博會預算除動用二備金外,另動用各局處預算及一備金一千二百六十二萬元。她批,市府一再聲稱來不及編預算只好用二備金,卻在各局處擠出千萬預算投入,擺明是化整為零刻意迴避監督。

吳沛憶表示,先前透過採購資訊發現,城博會部分宣傳預算放在觀傳局預算而非二備金,質疑市府拆分預算。因此她於質詢時要求政風處調查到底有多少城博會預算藏在各局處。

十月二十日政風處發文回覆調查結果,指除在一一一年度二備金,有研考會簽報四千九百萬「主要標案」及觀傳局申請六百五十萬「移展費用」外,各局處公務預算及一備金,用在城博會金額總計達一千二百六十二萬。再加上規劃費用,包括一一0年度二備金二千九百六十萬及一一一年研考會預算九百廿二萬,城博會真實經費高達一億六百九十四萬。

吳沛憶指出,動用局處公務預算部分可分為六大部分,包括行銷活動八百萬、周邊展演二百九十六萬、舞台活動二萬、展品移置三萬、文宣品七十一萬、及教育局編列九十萬元辦理「台北城市博覽會走讀及培力計畫」,補助學生參觀。市府拆分預算跡象明顯。

雖然政風處認為市府並未違背預算法,但吳沛憶痛批,柯文哲知法玩法,刻意迴避監督,躲躲藏藏到底在怕什麼?把城博會預算拆分到各局處。如同柯文哲自己承認的「依法迴避監督」,讓實質經費破一億元的城博會,不但免編預算送議會,也讓二備金在單一年度使用不超過五千萬,無須送議會備查。柯文哲為辦自己的畢業展,無所不用其極。諷刺的是,城博會最早設定的主題是「真實台北」,但這種迴避監督的做法,讓預算「失真」,令政治責任原則徹底淪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