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雙十一」網購節即將開跑,民眾於境外電商平台購物時,恐因申報貨名錯誤及低報完稅價格,而違反海關緝私條例或相關輸入規定,基隆關提醒民眾訂購海外商品前,應先了解快遞貨物申報及相關輸入規定,以免不慎受罰。
基隆關說,快遞貨物進口時,如完稅價格超過新臺幣二千元或進口人進口次數頻繁,半年超過六次者,海關將依個別適用的稅則、稅率課徵關稅、貨物稅、菸酒稅、營業稅或反傾銷稅等徵課稅費,另貨物如需要主管機關輸入許可證者,海關將憑輸入許可證辦理通關放行。
基隆關指出,近來,常有民眾反映,少數集運商及部分快遞業者為了爭取利潤,以「包稅」方式承攬進口快遞貨物,將運費與稅費採定額方式計算,甚至宣稱只要民眾多負擔一些費用,管制物品即俗稱的特貨,也可包辦進口,不過,基隆關說,每樣進口貨物適用的稅則、稅率不盡相同,輸入規定也可能有異,一經海關查獲以化整為零、虛報貨物名稱、低報價格等不實申報方式,規避輸入規定或應課徵的稅費,進口人不但貨物可能無法提領,所衍生的相關裁罰或刑事責任也須承擔,不可不慎。
基隆關籲請民眾訂購海外商品前,可參閱該關網站張貼之「海運快遞跨境網購須知」(路徑:基隆關首頁/貨物通關/貨物通關須知/海運快遞類/基隆關海運快遞跨境網購須知),並確實遵守進口的程序及規範,慎選快遞業者,切勿聽信包稅或違禁品特貨說法,以免因小失大,得不償失,業者亦應善盡誠實申報義務,共同維護通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