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警示教育 潘文忠:人才要能面對環境急遽變化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近年來,疫情、通膨、戰爭,加上少子化,讓教育界,重新思索未來所需人才。「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五日開始,進行為期二天的國際研討會,討論新世代的教育願景。教育部長潘文忠說,疫情警示世界,人才培育須面對未來環境的急遽變化;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提醒,尋求平衡機制時,不能忘記環境和社會。

黃昆輝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台灣的教育發展和進步有目共睹,但在社會快速變遷的過程中,雖然教育的本質不變,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大不相同,因此台灣教育的發展,需重新思考教育制度、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創新和變革,為新世代打造公義優質的新教育,為國家社會培育新世代的人才。

教育部長潘文忠提到,三年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告知世界,人類所處的環境隨時會有出其不意的挑戰,教育體系尤其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讓國家發展和人才培育能夠持續不斷,培育出的人才也要能面對環境的急遽變化,政府推動一0八課綱(十二年國教課綱),就是期盼打破以往「框架式」的課程規劃,改以核心素養做整體教學設計。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今天受邀演講,主題為「王道思維的教育觀」,他認為台灣不缺人才,只缺舞台,有資源和影響力的人,就有責任搭建新的舞台。家長也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學校,至少要負三分之一的責任,尤其是鼓勵下一代終身學習。

施振榮說明「王道」的精義在於天道、地道與人道的融合,其核心價值在於「創造價值」、「利益平衡」及「永續經營」。此三者應作為人才培育與教育發展的準則,人才培育固然重要,提供人才展能的機會,也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