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

摘自《南市青年》流行創意文誌第381期

撰文/蔡炫綺(港明高中國中部)

生活猶如車水馬龍的大路口,停駐在繁華喧鬧的城市一隅,不論黑夜或白天總是人來人往,看似可有可無、微不足道,卻承載了通勤族心中的疲倦不堪,承載了學生眼前氤氳繚繞的氣息,更承載了數以萬計人事無常的結局。就像一位充滿耐心的聆聽者一般,給予心靈上前所未有的暢快淋漓,帶領人們奔向極樂世界。

多少人在長年累月中汲汲營營,過度的追求完美,過度的在意物質,過度的在乎利益,卻未意識到這些豐功偉業,是犧牲了陪伴家人剩下的,是犧牲了身心健康僅存的。正值及笄之年的我,對於生活中的一切似懂非懂,對於未來充滿了迷惘,每天在兵荒馬亂的課業中穿梭,焦頭爛額,一如案前堆疊欲坍方的書山,卻又不曾看見任何顯著成效,也對於前方的路途更加迷惘。亨利福特曾說:「如果你不思考未來,你便不會有未來。」就像生活一樣,沒有聚精會神的傾聽,將一無所有。

後來我放慢了步伐,在課餘時間,全神貫注於生活,傾聽世界萬物奧妙無窮的美好。傾聽清透的河川,雨季時湍急忙碌的吶喊,晴天時輕快活潑的歌聲,彷彿是提醒著我,在馬不停蹄之餘,也要像太陽一樣燦爛的笑著;傾聽古老的樹林,夏季時蟲鳴鳥叫的歡愉,秋季時金黃的落葉緩緩飄落的聲息,猶如叮囑著我,聚焦在他人之餘,也須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傾聽人類,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比起傾聽環境,傾聽人類的力量更是需要一點一滴累積。過去,我總是以為只要把自己的想法,一字不漏的描述,別人就足以理解。古人曾說:「只願說而不願聽,是貪婪的一種形式。如果希望成為一個善於談話的人,那就先做一個願意傾聽的人。」沒有適當的交流,我這種莽魯的做法,不僅會引發理解錯誤的情況,更會造成他人的困擾。

要做一個善於辭令的人,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學會聽人家說話。後來不論是和父母日常談話,跟同學交流課業,和老師討論題目,我不再總是一味的說,而是仔細的「聽」,雖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環,卻體現了教養,展現了素質,不僅如此,傾聽就像海綿,從中汲取別人的經驗與教訓,能使人生道路上少走點崎嶇不平的彎路。

奔波於節奏飛快,不停與時間賽跑的現代社會中,多數人總是將雙眼投射在猶如一望無際的大海一般,令人崇尚的計畫及目標,彷彿上一刻經過了、錯過了,過眼雲煙便不再具有任何價值。然而多少徒留的遺憾正是因為漠不關心而導致的呢?有些人,一輩子只能遇到一個,有些事,一輩子只會遇到一次,既然如此,何不仔細聆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