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 海科館獲優異獎

海科館獲評為「111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獎」,環保署署長張子敬頒獎表揚。(海科館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繼一0七年榮獲第六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機關組特優首獎後,今年再度獲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評為「一一一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獎」,環保署署長張子敬頒獎表揚,館長陳素芬代表接受。

海科館表示,今年計有四十家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接受評鑑,在受評過程中,海科館因環教教案及於未來推動與規劃上能充分與在地特色及SDGs17結合、且能結合多元人力和擁有素質優與良好的志工制度,而持續推動新課程的研發及積極送審等要素,而獲得評鑑委員青睞,成功晉身為十六家獲選為優異單位其中之一,這次以場域設施結合周邊與多元人力發展教案,共同推動環境教育而獲獎,也是基隆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殊榮。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提及這次獲獎除了感謝評選委員們的肯定外,海科館也以「智慧科普、永續海洋」為口號,結合科技,建構海科館為「海洋科技發展園區」為努力目標,並將整合園區與周邊資源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海洋永續」創新基地,期以透過智慧科技、美感設計、跨領域創新海洋環境教育活化發展特色。

海科館展示教育組主任宋祚忠說明,海科館在推動環境教育除了以廣受喜愛且已長期執行的《海洋故事箱》、《海洋社區好繽紛》、《向科學家致敬》三套環境教育之教案外,為了使民眾更加了解珊瑚礁生態系對海洋生物資源的貢獻,也利用海科館已成為東北角珊瑚復育基地之優勢,推出《珊瑚大探索》創新課程,不僅能認識珊瑚成長及生存時所面臨的困境,更能一探珊瑚復育工作站的秘辛。環境教育課程於一0八年至一一一年期間,雖因期間有全球性的疫情而受影響,但仍辦理有五十八場次,計二千多位學員參與。同時,因應近年來民眾環保意識抬頭,海科館除定期辦理例行淨灘活動,也開放機關團體報名淨灘課程,光是今年,來到海科館淨灘的民眾已逾一千五百人次,清除大約一千四百八十四公斤的海洋廢棄物,在一年中僅有半年左右方適合從事淨灘活動的北海岸而言,具有相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