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易仲推出全客語拜訪電話 換取客家認同

高雄市議員鍾易仲認為「客家認同」是客家文化傳承的根本問題,相較於爭取硬體建設,不如設法提高客家下一代的客家認同感。(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在客庄成長的鳳山區市議員鍾易仲20日認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認同才是最重要。選舉正是喚起客家認同的好時機,除舉辦客家音樂活動、推出客語影片,他更大膽推出全客語拜訪電話,雖可能只有20%的宣傳效果,但「只要能換取一份客家認同情感」,他就認為很值得。

鳳山區有7萬多客家人,是全高雄客家人最多的行政區,但因為分散居住,在市區裡其實很少聽到客語或客家音樂。鍾易仲始終認為「客家認同」是客家文化傳承的根本問題,相較於爭取硬體建設,不如設法提高客家下一代的客家認同感。

鍾易仲指出,語言、文化、音樂是提高認同的最佳途徑,因此這4年在議會他特別著重在客家語言傳承、文化習俗推廣、以及客家音樂的發揚。去年海洋流行音樂中心開幕月活動,國語、閩南、原住民音樂都光榮登上舞臺,只有客家音樂被缺席,為此他嚴正抗議,才換來市政府的重視。

鍾易仲認為,傳承客家文化不能靠別人給予,要靠自己爭取,分為客家政治人物,更應該以身作則說客家話、聽客家音樂。因此選舉期間除了舉辦客家民歌演唱會、邀請同為美濃出身的客家歌手朱海君演唱,還特地以全客語進行電話拜票。

高雄市議員鍾易仲認為「客家認同」是客家文化傳承的根本問題,相較於爭取硬體建設,不如設法提高客家下一代的客家認同感。(記者吳文欽攝)

鍾易仲電話拜票打出去後,立即有很多人向他表示完全聽不懂,聽懂客家話的不到兩成,他這樣很浪費、宣傳效果不好。然而,也有客家朋友表示從來沒有接過這樣的拜票電話,覺得鍾易仲很用心,非常感動。

鍾易仲表示:「只要有一個人聽完電話,喚起一份對客家的情感,就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