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台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二十九日指出,今年全球不利因素持續,造成通膨壓力高漲;不過,政府祭出供給面措施、央行也使用多元政策工具控制通膨,目前台灣的通膨仍較其他主要國家低且穩定。楊金龍並強調,雖然國際資金進出頻繁影響新台幣走勢,但仍在可控範圍內。
中研院經濟所歡慶六十週年,二十九日邀央行總裁楊金龍以「當前台灣經濟的挑戰與對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楊金龍指出,去年以來,台灣便受到全球疫情、供應鏈瓶頸,以及今年的俄烏戰爭、進口原油及糧食價格攀升,美國聯準會升息緊縮貨幣政策造成美元獨強、新台幣貶值等影響,種種因素都推升國內物價。
楊金龍多次強調,台灣穩定物價表現較各主要經濟體來得好。他指出,國內生產、物流較不像他國一樣受到疫情影響,且台灣以國營事業吸收部分國際能源價格漲幅,成效很好,這種方式和其他國家不同,加上我國因應疫情的財政及貨幣政策,激勵規模及寬鬆幅度都比較小,整體來說,在政府的供給面措施加上央行的利息、存款準備率等多元政策工具控制下,目前國內通膨情形相對低且穩定。
楊金龍表示,現在國際資金進出頻繁,熱錢進出規模就像氣候變遷一樣難預測,「幾天內就把全年雨量下完一樣」,進而使得貨幣急速升貶。不過,他也強調,今年一到十月新台幣貶值約五趴,即便未來貶幅提高到六趴,對國內物價影響也是有限,且在可控範圍內。央行九月預測明年台灣通膨率約一點八八趴、經濟成長率則為二點九趴,但以現在第三、第四季很多經濟指標下行來看,十二月央行理監事會將會修正看法,並發布最新的經濟成長率、通膨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