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試所導入創新栽培技術 培育跨域、永續的次世代農民

農試所培育具備永續農業理念的新世代農友。(農試所提供)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辦理「新農民培育計畫」,針對高經濟價值的設施蔬果、文心蘭、菇蕈等作物設計實作課程,縮短新農民的創業摸索期,並融入永續、環保等生產概念,希望培育具備永續農業理念的新世代農友。

農試所為打破傳統農業行銷的侷限性,今年度並媒合認同友善生產、永續發展理念的無印良品,與所培育的新農民學員,提供具備永續、環保之產品進入該企業行銷通路,落實跨域結盟、打造農產行銷新典範的成功案例。

農試所指出,透過紮實的訓練課程,可幫助青年農民適應產業趨勢變化,開拓新市場等各種挑戰刻不容緩,此外,為將農業試驗單位研發之技術快速推廣應用,也融入技術擴散輔導元素,帶領學員深入了解產業先導技術,形成產業轉型的種子部隊。

例如這次新農民培育課程,以可分解的椰塊取代傳統的碎石來種植文心蘭,減輕搬運的勞力且更加省水,以及發展菇蕈立體化栽培與液態菌種技術,減少極端氣候對香菇生產的影響,達到強化世代接班、加速產業更新,活絡整體產業的目標。

農試所指出,如何利用新技術因應新趨勢及節能減碳、永續環境,不僅是農業關注重點,也是落實生活的未來式。該所利用新農民培育計畫不僅帶領次世代農民生產好的產品,也媒合了無印良品的認同及加入創新行銷,提供消費者符合潔淨、環保、永續理念的農特產品,不僅打破傳統農產銷售通路限制,也強化生產與通路端的鏈結,讓民眾看見農業的多樣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