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空品改善取得亮麗成果,據環保署最新公布的全台細懸浮微粒(PM2.5)標準檢測結果顯示,北市迄一一一年十一月一日止,PM2.5年均濃度已降至10.1μg/m3,相較一0三年的19.6μg/m3大幅減量近五成,不僅為六都第一,且相當接近世界衛生組織第四階段建議值10μg/ m3,為北市邁向二0五0淨零排放與建構宜居永續城市奠定良好基石。
環保局表示,台北市地狹人稠,機動車輛密度及人口密度皆為全國之冠,為加速改善環境負荷帶來的空氣污染,北市自一0四年起即推動「清新空氣行動」,並持續策進,不僅PM2.5有大幅的改善,其他各項空氣污染物亦同步呈現改善趨勢。北市PM2.5年均濃度改善至去(110)年11.8μg/m3,首度低於美國國家標準12μg/m3;今年因雨除作用增加,加上清新空氣行動計畫執行有成,使北市PM2.5年均濃度更降至10.1μg/m3。
另外,相對「清新空氣行動」推動前(一0三年),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分別由45.2μg/m3、3 ppb、21.8 ppb降至20.2μg/m3、1ppb、14.6ppb,其中臭氧8小時值更由63.8 ppb降至58.9ppb,已連續兩年低於我國空品標準60ppb,整體空品改善績效卓越。
環保局指出,空品改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未來將以世衛級空品為目標,除持續削減PM2.5外,該局亦將因應臭氧問題,優先針對臭氧前驅污染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進行管制,並搭配二0五0淨零排放之減碳路徑,讓空品改善與減碳能夠相輔相成,除了保障市民健康呼吸的權益,也引領北市在全球二0五0淨零排碳風潮下,能夠同步轉型升級,邁向宜居永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