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黑豆田間採收觀摩 種植雜糧有效提升地力

竹北市農會在溝貝舉辦黑豆田間採收觀摩會,桃改場助理研究員賴昭宏在現場為農友一一說明。(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北市農會為配合政府大糧倉計畫推廣水稻轉作雜糧作物,八日於竹北溝貝地區辦理黑豆田間採收觀摩會,桃園農改場助理研究員賴昭宏並於現場一一為農友作說明。

賴昭宏表示,北部地區二期農作來說,若以兩期皆種稻米,則每公頃需要一萬六千噸的水,若一稻一雜糧,則每公頃則只需要七千噸的水,可節省二成用水,以竹北地區推廣栽種的黑豆來說,不但省水更省工。

賴昭宏也提醒農友,黑豆本身有根瘤,可與空氣結合,產生天然的氮肥,農友下期輪種稻米時,氮肥可減少三成用量,這部份要特別注意,以免因氮肥過多而造成稻作長不好。

竹北雜糧產銷班班長何萬欽表示,今年八月因有颱風侵襲,加上連續下雨,今年每一分地可收穫二百五十公斤,還算可以。何萬欽說,二期種植黑豆,省水又省工,且經濟效益也比稻米好。目前他已斥資千萬買了各種採收機器和冷鍵設備,歡迎農友將稻田租給他,由他負責來栽種、收成,大家一起將竹北黑豆打響名號。

黑豆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能養顏美容、增加腸胃蠕動、保養心血管系統的調控。 (記者彭新茹攝)

竹北市農會表示,竹北主要栽種雜糧作物以黑豆(又稱烏豆)為大宗,今年擴增面積到五十七點三公頃,品種主要為台南五號(黃仁黑豆),適合製作醬油、豆漿及入菜。種植黑豆能有效減少用水量,對於全球氣候異常的型態,改種植雜糧黑豆是最具經濟效益的選擇,對於處在科技城的竹北,更需要能有效利用水資源將加值最大化。

此外,竹北市農會也配合農糧署及新竹縣政府大豆進入校園計畫,推動營養午餐喝黑豆漿,黑豆的特色係黑豆營養豐富,其中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劑來源,能養顏美容、增加腸胃蠕動、保養心血管系統的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