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蘭陽平原被譽為候鳥的天堂,果然近日又出現兩種稀有冬候鳥冠鸊鷈和黑頸鸊鷈。資深媒體人周俊雄說,其中冠鸊鷈特別可愛,同時來了兩隻,牠們在河水中潛水覓食,常常捕獲體積不算小的魚類,有時張開大口還是吞不下,不得不忍痛放棄,讓旁觀的攝影師既憐惜又驚嘆。

周俊雄博士表示,全球鸊鷈科鳥類有二十二種,台灣有五種,最常見的就是普遍留鳥鸊鷈,許多池塘、河川都可以看見小鸊鷈的蹤影,牠們也在本地繁殖育雛。還有兩種非常罕見的迷鳥角鸊鷈和赤頸鸊鷈,牠們多年才會誤闖台灣一次,可遇不可求。不過,另外兩種被列為稀有冬候鳥的黑頸鸊鷈和冠鸊鷈,宜蘭地區已經連續兩年都有少量出現,在北部地區相當難得。二0二一年,各有一隻黑頸鸊鷈和冠鸊鷈,當時就引起鳥友爭相追蹤。今年年冬季,礁溪和頭城又陸續來了一隻黑頸鸊鷈和兩隻冠鸊鷈,仍然讓鳥迷十分驚豔。
周俊雄說,冠鸊鷈擅長潛水,通常單獨活動,捕食魚蝦、昆蟲及水中無脊椎動物等。繁殖期會以企鵝姿勢站立水面,表演雙鳥並肩奔跑的求偶舞,不過,牠們只是來台度冬,所以台灣鳥友無緣見到這種求偶舞。
鸊鷈科腳趾都有寬闊的瓣蹼,有助於潛水推進或起飛時在水面助跑。冠鸊鷈雌雄同型,頭城得子口溪口河床的這兩隻冠鸊鷈,無法確認是否為一對。牠們在水流穩定的寬闊大河悠游捕食,許多攝影師聞訊趕來,都希望抓拍到冠鸊鷈潛水後浮出水面咬到大魚的生動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