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芋啟動穩定價格機制

受氣候影響,台中市這期生產的芋頭與南部同期,產生短期供過於求、價格下跌情形。(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芋頭產地主要分布於大甲、大安、外埔、清水及后里等區,去年栽培面積約八百八十一公頃,約占全國三分之一。受氣候影響,台中這期生產的芋頭與南部同期,產生短期供過於求、價格下跌情形;農業局長張敬昌啟動相關機制,穩定芋頭價格。市長盧秀燕三日在市政會議為台中芋頭掛保證,強調品質全國最佳。

氣候影響,台中市這期生產的芋頭與南部同期,產生短期供過於求、價格下跌情形。(記者徐義雄攝)

農業局指出,為調節台中芋頭產銷,平衡市場流通數量,張敬昌會同大甲、大安及外埔農會總幹事與大甲區議員李文傑、楊啟邦及農民座談,討論各項芋頭產銷措施。張敬昌說明配合農糧署收購加工作業,同時辦理媒合與開拓新銷售通路、芋頭與其加工品研發多元行銷活動、捐贈鮮芋至慈善團體、弱勢團體及食物銀行等多元去化管道,穩定芋頭市場價格。

氣候影響,台中市這期生產的芋頭與南部同期,產生短期供過於求、價格下跌情形。(記者徐義雄攝)

去年度芋頭年產量一萬六千四百八十一公噸,為穩定市場價格,農業局採「加工先行,行銷並進」措施,啟動芋頭收購加工,規劃補助芋農紙箱、資材及協助集運等措施,透過共同運銷將高品質的芋頭推向各地果菜批發市場;媒合及開拓飲品、火鍋及午餐食材廠商等業者通路、辦理展售活動、電商平台促銷、農產加工品開發與行銷及捐贈給慈善、弱勢團體與食物銀行等措施因應。現逢年節檔期與疫情解封,預期買氣及需求倍增,透過多元通路去化及推廣,減少芋頭短期量多價跌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