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育石花菜 將挑戰戶外養殖

室內培育出的優美石花菜幼苗移至海科館潮境海洋中心戶外池養殖,順利栽培出大量的優美石花菜藻體。(海科館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攜手海洋大學,在財團法人旭日教育基金會經費贊助下,這一年來已成功在室內,以少量的生殖孢子培育出具高經濟價值的優美石花菜。未來可望以人工養殖的優美石花菜,來替代野生的優美石花菜,以降低野外石花菜族群被大量採集的壓力。

多樣化的大型底棲海藻群落,為沿海地區中重要的海洋生物食物來源,也是許多海洋生物棲息地及庇護、棲息、產卵、孕育下一代的繁殖場的場所。但近年來因受全球暖化造成的海水表面溫度上昇,以及被大量採集利用,再加上為季節性的繁生致產量日益稀少,如優美石花菜(安曼司石花菜或東北角當地俗稱的鳳尾)、紫菜及蜈蚣藻等均顯珍貴及需特別保護。

這項培育計畫,目前已在室內發出大量優美石花菜幼苗,並且將人工培育出的幼苗放養於戶外池,順利栽培出大量的優美石花菜藻體。冬季戶外池養殖的優美石花菜每月約可增重五成以上,而養成的部份藻體亦在修剪後,做後續戶外池養殖的苗源。

海科館與海大攜手合作,成功培育高經濟優美石花,未來可望取代野生採集。(海科館提供)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林秀美指出,優美石花菜為廣泛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冷水域的大型海藻,野外成熟藻體可達十五公分以上,在台灣北海岸及東北角每年春天為大量繁生季節。石花菜藻種細胞壁中富含藻膠、大量的食物纖維、蛋白質、聚合糖及抗氧化活性物質,具多重療效。優美石花菜藻體中多種成份被廣泛運用在抗腫瘤、降血脂、抗高血壓和改善腸道微生物菌相等之保健食品及藥物運用。可惜的是,在台灣北部沿海居民大多只將石花菜製成石花凍販售。面對全球暖化以及因需被運用的大量採集,這些多樣化的大型底棲海藻群極需保護。尤其優美石花菜產量逐年下滑,需透過人工養殖之研究取代野生採集。

海科館表示永續海洋一直是海科館重要的任務與使命,下一步研究重點,將測試優美石花菜是否可在戶外池環境培養出帶有生殖孢子的藻體,以達成優美石花菜完全人工養殖的方式。另一方面,將持續篩選環境適應優良的石花菜族群,建立多個石花菜品系的保種關鍵技術。終極目標將也是照顧到許多海洋生物棲息的環境及食物來源,並且也兼顧因生活所需和醫學保健被廣為運用之所需。

即時

〈社論〉化解紛爭 賴清德主席要以總統身分為重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國會改革法案,行政院立即...

陸官校友總會凱道慶黃埔百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陸軍軍官學校校...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