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落間諜氣球 比想像中還難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美國以飛彈擊落中國「間諜」氣球掀起熱議。專家解釋指出,該氣球或看來脆弱,但位於平流層,且巨大的尺寸和構造使它幾乎無懈可擊;並且據歷史經驗,將高空氣球炸得千瘡百孔,也不見得能使其墜落,擊落「比你想像中還難」。

美國蒙大拿州上空近日發現疑似中國「間諜」氣球行蹤掀起熱議。當地時間四日下午美國空軍出動一架F-22戰鬥機並以機載新一代AIM-9X響尾蛇飛彈將其擊落,美海軍也已展開殘骸回收工作,碎片將送至維吉尼亞州聯邦調查局實驗室進行分析。

不少人質疑以飛彈擊落高空氣球過於「大費周章」,根據英國科技顧問、航空與國防作家漢布林指出,於《富比士》的專欄文章,出於球體尺寸規模、位於平流層等特徵,且根據以往經驗,要擊落中國間諜氣球「比你想像中還難」,為了能利用風向隨高度的變化,使氣球被引導至需要的任何地方,高空氣球一般位於平流層飛行,遠高於普通客機。

作者漢布林指出,要想擊落他光「能否接近」就成了問題。這種氣球通常在八萬英尺或更高的高度飛行,而美國F-15和F-22大約都六萬五千英尺的飛行高度限制,雖然他們或能靠得足夠近以發射飛彈,但氣球可能太高而無法射擊。

漢布林分析,因其龐大的體積,該高空氣球可不會像玩具氣球那樣爆開,但放出氣體應該足以讓氣球落下。不過,位於平流層的氣球體積足以容納整座足球場,試圖通過打出幾個洞來讓空氣排出,「就像期望通過打開一扇小窗戶替整個倉庫通風一樣。」

漢布林強調,一連串七十毫米火箭彈同樣無效,因為高爆火箭只會貫穿氣球而不會引爆。並且向其發射的任何飛彈對下方平民的危害可能比氣球本身大得多,這可能是空軍對攔截中國氣球的真正擔憂。